English

首届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

理论动态
2000-06-20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、奉化市政府主办,奉化市大桥镇政府、香港弥勒文化发展基金会、奉化市佛教协会和奉化岳林寺承办的“首届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”,于6月7至9日在浙江奉化召开。来自国家宗教局、中国社科院、中国佛教协会的负责人刘吉、贺克敏、茗山大和尚等与北京、香港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四川等地的数十名专家、学者、高僧共聚一堂,就弥勒文化的精神、学术地位及其现代意义,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。

与会学者说,弥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从产生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弥勒佛从原典佛经上的庄严的未来佛演化成布袋和尚的形象,即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的过程,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。弥勒那亲切平和的神态,以及人们妙写他的许许多多对联,如:“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,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”等条幅,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,具有很深的哲理,给人以启迪,生动体现了中国人的国民性和人生价值追求。吸收其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,可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
在探讨布袋和尚与弥勒佛的学术渊源时,专家考证认为,汉代印度佛教传入我国,中国就有了弥勒佛的造像。开始按照印度样式,造的是金冠弥勒。南北朝时浙江义乌有个名叫傅翕的人,因公元534年,梁武帝萧衍迎之入都,讲经论道,待之以特殊礼遇。从此,傅大士声名大振,寺院内出现了以傅大士为原型的白衣长发弥勒造像。这是弥勒佛的第一次演化。五代后梁时,奉化出了个布袋和尚,于后梁贞明三年(公元917年)在岳林寺东廊盘石上坐化,逝前说了一首《辞世偈》。因此,世人以为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,视之为神,竞绘其像。北宋时,出现了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弥勒新造像,并得到僧俗的一致认可。因为,大肚弥勒笑佛更符合中国人的理念,为民间所喜爱和欢迎。此后,中国汉传佛教的寺院就普遍用布袋和尚造像替代了傅大士的造像,这是弥勒佛的第二次演化。弥勒佛造像的演变过程,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
这次研讨会讨论的范围广泛、内容丰富,受到国家宗教局和有关学术研究部门的重视。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刘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江总书记关于“三个代表”的重要思想,结合弥勒文化,论述了举行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的意义;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大和尚把弥勒思想归纳为四种精神:慈悲精神、宽容精神、乐观向上精神、追求智慧精神;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杨曾文阐释了弥勒信仰的民族化问题;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楼宇烈讲述了弥勒信仰与弥勒精神;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牟钟鉴探讨了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的关系;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副所长张新鹰讲述了弘扬传统文化问题;中国佛学院博士、青年高僧圣凯分析了弥勒礼忏仪的演变过程;《世界宗教研究》杂志社社长黄夏年论述了中国弥勒崇拜的渊源;等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